- 2025-07-14
中国人的名、字、号
按照中国传统,每个人有名、字、号,个中讲究,十分复杂。稍有不慎,便会使用不当,造成大错。古人如何取名?名,跟随人的一生,所以取名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。关于古人取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4
晏殊《踏莎行·祖席离歌》鉴赏
踏莎行·祖席离歌宋代:晏殊祖席离歌,长亭别宴。香尘已隔犹回面。居人匹马映林嘶,行人去棹依波转。画阁魂消,高楼目断。斜阳只送平波远。无穷无尽是离愁,天涯地角寻思遍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4
《百家姓》作品鉴赏
作品解读《百家姓》虽称为”百家姓“,但并非只有一百个姓。《百家姓》文中的姓氏次序也不是按姓氏人口实际排列。根据渊源出处的不同或其特征,《百家姓》中所列姓氏可以分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4
姓氏郡望和堂号
谈到我国的姓氏,很容易使人想到一直在我国流传甚广的郡望堂号问题。在过去民间嫁娶的名帖上或官宦人家的府第,往往在自己的姓氏之前,还要冠以一定的名号,如“陇西李氏”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4
曹丕《芙蓉池作》赏析
《芙蓉池作》是魏文帝曹丕创作的一首五言诗。诗中描述了芙蓉池畔的优美夜景和作者的怡悦心情。此诗反映了当时诗风的某些重要变化:如写景成份的增多,对仗句的使用,辞藻的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4
立春的民间习俗
节令习俗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,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,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,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。立春代表着岁始,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,乃万物起始、一切更生之义也。因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4
曹丕《陌上桑》赏析
《陌上桑》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,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。本诗是以汉乐府为题的后代创作,内容上较著名的“秦罗敷”篇变化较大,作者为魏文帝曹丕。作者通过对行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4
曹丕《燕歌行二首》
《燕歌行二首》是魏文帝曹丕的诗作,写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,是言情的名作。全诗语言清丽,情致委婉,音节和谐,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,凄婉动人。这是中国文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4
曹丕《善哉行》赏析
善哉行:乐府旧题。郭茂倩将其收入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·瑟调曲》。第一首抒发了游子客居他乡,久而不归的忧伤之情。第二首是情诗,写一女子的美貌及音乐才能,使人相思难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4
元宵节的历史发展
节期节俗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,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、扩展的。就节期长短而言,汉代才一天,到唐代已为三天,宋代则长达五天,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,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立春的涵义与天象规律
节气介绍立春,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,又名岁节、正月节、立春节、岁首、岁旦等。上古“斗柄指向”法,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。现行的“定气法”划分节气,当太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曹丕《秋胡行》赏析
《秋胡行》是汉末魏初曹丕创作的一首杂言诗,属《相和歌·清调曲》,这首诗写等待所盼望的人那种坐立不安的急切心情。作品原文秋胡行朝与佳人期,日夕殊不来。嘉肴不尝,旨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元宵节汉族的民俗
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,“元宵”作为食品,在我国也由来已久。宋代,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。这种食品,最早叫“浮元子”后称“元宵”,生意人还美其名曰“元宝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曹丕《典论》简介
《典论》是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。三国时代曹丕所著,写于曹丕做魏太子时期,原有22篇,后大都亡佚,只存《自叙》《论文》《论方术》三篇。简介曹丕的《典论》是一部有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元宵节节日食俗和少数民族习俗
节日食俗元宵节,家家户户自制元宵(今有专业户专卖)。元宵古称“浮元子”,是一种雅俗共尝,甜而不腻,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,全国流行。正月十五吃元宵,“元宵”作为食品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元宵节的节日传说
点彩灯来历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,凶禽猛兽很多,四处伤害人和牲畜,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,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,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。天帝知道后十分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曹丕《猛虎行》赏析
《猛虎行》是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创作的一首乐府诗,属《相和歌·平调曲》。此诗写一位少妇怀着忧虑的心情期待夫君的恩爱,曲折地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感情。也有人认为曹操没有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龙抬头的节日来源
龙抬头(农历二月二),又称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“龙”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,每到仲春卯月之初,“龙角星”就从东方地平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龙抬头节日习俗
祭社神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,“土地诞”也称“社日节”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,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,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(戊,五行属土)。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曹丕《饮马长城窟行》赏析
《饮马长城窟行》是在一次伐吴阅兵之时,盛大场面激起了曹丕的豪情壮志,让他充满了无比的自信,萌生了一种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。作品全文浮舟[1]横大江,讨[2]彼[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曹丕《至广陵于马上作》赏析
《至广陵于马上作》是魏文帝曹丕率兵伐吴时写作的一首五言古诗。本诗耀武扬威,斗志昂扬,很有阳刚之气。诗里“不战而屈敌”、“量宜运权”的理念,说明了曹丕修文偃武的本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曹丕《大墙上蒿行》赏析
《大墙上蒿行》属乐府旧题,古辞不传。这是一篇劝说隐士出山做官的诗。诗一开始就说人生在世,转眼即逝,何苦过贫穷的隐居生活呢?然后极力铺陈服饰的美丽,宝剑的锋利,以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曹丕《寡妇诗》赏析
《寡妇诗》是三国魏晋时期政治家、文学家曹丕创作的一首乐府诗。乃代阮瑀寡妻抒发亡夫后的孤独悲痛之情。此诗先写秋末初冬霜露交下、叶枯落、鸿雁鸣叫、归燕徘徊的景况,衬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韦应物代表诗作《滁州西涧》
滁州西涧唐代: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,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。春潮夹带着暮雨...[查看详情]
- 2025-07-13
曹丕《沧海赋》赏析
《沧海赋》是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创作的一篇赋。此赋先总括沧海乃百川宗主的威神,接着写其无边之大,震撼写大海里的奇异珍宝,最后描绘海岛生机盎然的景物。全赋动静结合,...[查看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