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资治通鉴》和《战国策》哪个更有价值?二择一的话?
历史网 2023-10-03用户投稿
《资治通鉴》与《战国策》的体例和体量都不同。
《资治通鉴》是编年体通史,上起三家分晋,下至五代结束。
《战国策》是国别体,记载了战国时期12国的历史。
《资治通鉴》和《史记》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绕不过去的两座大山,“史坛两匹司马”绝非浪得虚名。
《战国策》的价值也很高,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,但无法与《资治通鉴》相提并论。
此外,《战国策》的侧重点是纵横家,主要记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,比如最有名的苏秦张仪。
但《战国策》没有完整的体例,许多史实并不可信,比如苏秦张仪并不同时,与张仪同时的是公孙衍。
《战国策》中过于夸大了纵横家的作用,许多情节过于离奇,不过语言生动,善用典故,文采斐然,某种程度上说其文学性要大于历史性。
《资治通鉴》,由于是编年体,所以不在二十四史之列,但谁也无法否认其属于正史。
《资治通鉴》是为了“鉴于往事,以资于治道”,所以选材偏于政治军事,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、民族兴亡的历史大事的描述警示后人。
全书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,300余万字,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之一。
二选一,肯定《资治通鉴》啊!
- 上一篇:战国策一共有几篇?
- 下一篇:名词解释:《战国策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