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南京在三国时期叫什么 东晋第三个皇帝建都在哪里

历史网 2024-04-22用户投稿

目录导航:

  1. 三南京在三国时期叫什么
  2. 现有的东晋还是先有的西晋
  3. 东晋是哪个地方
  4. 晋朝历代皇帝
  5. 东晋的都城定于
  6. 西晋朝第五位皇帝
  7. 南京几代古都
三南京在三国时期叫什么

南京三国时期的名称是建业,建业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,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,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、文化、政治、军事中心。东汉建安十六年(211年),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(今南京)。东汉建安十七年(212年),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,名为石头城,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,并改秣陵为建业,寓意“建立帝王之大业”(另一说为“建功立业”之意)。扩展资料当时虽然物质材料比较匮乏,但是整个城市的规划井然有序。建业城分宫城和都城两重,无外郭。

南京在三国时期的名称是建业,建业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,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,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、文化、政治、军事中心。南京,简称“宁”,古称金陵、建康,是江苏省会、副省级市、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,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、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。

现有的东晋还是先有的西晋

先有西晋,后有东晋。公元265年,司马炎废曹奂自立,是为晋武帝,国号晋,史称西晋。西晋建立后,贵族门阀政治严重,社会矛盾积累,引起八王之乱,造成社会动荡,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,形成五胡乱华,匈奴人刘曜攻入长安,俘晋帝,西晋灭亡。司马睿南迁后在建康称帝,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。

先有西晋,才有东晋。

西晋(265-316)公元265年,魏国大臣

的孙子

篡夺皇位,改国号为“晋”。定都洛阳。

东晋王朝(公元317年—公元420年)是由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

魏蜀吴争了几十年最后天下落到司马氏手中,公元266年三国名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废除魏帝建立西晋。不过这个西晋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,仅仅过了51年就灭亡了,一共经历了五个皇帝。在西晋末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,司马氏家族内部相互争斗而爆发的混战,这段历史被称为“八王之乱”。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,并且由此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近三百年的内乱,五胡乱华就是西晋以后发生的。东晋是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,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,古称江左,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。东晋和西晋是不一样的,西晋是一个短暂的大一统王朝,虽然51年就灭亡了但是必定是统一的。东晋则不同,东晋只是偏安一隅的政权,和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,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东晋十六国。

先有的东晋还是先有的西晋?

当然是先有的西晋啊。西晋是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二六五年逼迫魏主曹髦禅位,曹魏灭亡。晋朝建立。可惜好景不长,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十二年,便被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成汉所灭。司马睿逃到南京,在王导,谢安两大家族的扶持下,又重建晋朝,史称东晋。所以说是先有的西晋,后有的东晋。

东晋是哪个地方

东晋定都建康,也就是今天的南京,是个偏安一隅的朝代,他的统治范围主要是在江东地区。在同时期的北方地区,还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割据政权。自西晋惠帝永兴元年(公元304年)匈奴人刘渊称王建汉起,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(公元439年)北魏统一中国北部为止,共一百三十六年。这些政权主要是由匈奴、鲜卑、羯、氐、羌五个少数民族所建,所以又称为“五胡十六国”。

东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,存在于公元317年至420年,也被称为东晋时期。
它的疆域范围大致是现在的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安徽等省份,以及现在的台湾地区。
它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代朝代,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,也是佛教大传的时期之一。

东晋国都是建康,现在的南京,东晋疆域北不过山东省、河南省的黄河,然后沿着黄河与石勒控制的山西中部、河北中部隔岸相望。到了河南洛阳,东晋疆域向南划线,西面是割据关中的汉赵。双方大致以陕西安康为界,而汉中则是成汉的地盘,成汉控制着四川盆地。现在的四川省(含重庆)、云南省、贵州省,减去四川盆地的面积,剩下的都属于东晋。

晋朝历代皇帝

公元280年,西晋司马炎灭亡东吴,天下再次一统,结束了混乱的时代。

西晋

都城洛阳,266年-316年,国祚51年。从灭东吴、统一全国始,共统一中原37年,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。后经历八王之乱,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。

西晋共经历5位帝王,不包括3位追封帝王。3位追封帝王,均为权倾一时的人物,能够左右时局,掌握大权。5位正式帝王里面,仅有开国皇帝司马炎掌权最久,为25年,且因为病重而亡,其他4位帝王均无善后。其中司马衷有先天性缺陷,为痴呆;司马伦则是以下犯上,擅自称帝,后战败还位于司马衷;另外2帝均为刘聪所杀(刘聪为十六国汉赵皇帝)。

从权力来源看,首先是奠基人司马懿为主,他是京兆府尹的儿子,拥有相对的政治资源。其次是司马师、司马昭两兄弟,均为一代枭雄,但都未能喧宾夺主,自立为帝。

从帝位继承来看,司马炎成为皇帝,他是司马昭的嫡长子,而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没有儿子。后代皇帝均为司马炎的子嗣,除司马伦外。

东晋

东晋首都建康(今南京),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,共经历11位皇帝,享国103年。

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,是门阀士族政治,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,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。从东晋的势力范围可以看出,天下再次四分五裂,东晋长期的偏安统治, 疆域大体上局限于淮河、长江流域以南。

东晋时代,内部经常四分五裂,大臣掌权。11位皇帝中,司马睿为开国皇帝,但执政仅6年,且大权旁落。自323年-365年之后的5位皇帝更是英年早逝,平均年龄不到25岁,可见政治相当混乱。另外有两帝因大权旁落忧愤而死,有两帝被人杀害。

从血缘关系来看待东晋皇帝,可见存在兄终弟及的情况,出现了两次,其他皇帝基本都是顺位登基,现存的上任皇帝的嫡长子。

但在连续经历了帝王英年早逝后,皇帝大权又被权臣恒温掌握,东晋此后再无皇帝掌权。

恒楚插曲

在公元403年,恒温的小儿子自立为帝,建立了恒楚政权,废黜了东晋皇帝,谥号武悼皇帝。但这只是昙花一现,随后便兵败身亡,还政于东晋司马德宗,延续二帝,残喘数年。

东晋后为刘裕所灭,刘裕后建立宋朝,史称刘宋。史家誉之为“定乱代兴之君”,也有“南朝第一帝”之称。

两晋总结

西晋:厉兵秣马,天下归一。八王之乱,风云再起。短命王朝,天下大乱。

东晋:衣冠南渡,延续晋朝。内忧外患,帝位不牢。权臣叛乱,最终灭亡。

东晋的都城定于

建康。

东晋王朝(公元317年—公元420年)是由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,虽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,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江南的半壁河山,在此期间,中国北方一直由赵、前秦等外族统治者控制,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两个时代——东晋、南北朝——近三百年的时间。

定于建康,即今江苏省南京市。

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。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,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,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、齐、梁、陈,合称为六朝。420年,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,建立刘宋,东晋灭亡,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。

西晋朝第五位皇帝

小心,这个题目是个坑,晋朝只有四个皇帝。

西晋(公元265年-316年),始于武帝司马炎,终于愍帝司马邺,共4帝。晋朝统一了全国,但由于皇帝昏庸,只4帝就土崩瓦解。国家又陷于分裂。

武帝司马炎(236-290)

265年称帝,在位26年

武帝司马炎,司马昭的长子,265年,司马炎即晋王。逼迫曹奂禅位,建立晋朝,280年,攻下建业,吴国灭亡,完成了统一事业。

晋武帝生活十分荒淫,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,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,有“王恺,石崇斗富”。司马炎死于290年,时年55岁。

惠帝司马衷(259-306)

290年即位,在位17年

惠帝,武帝第二子。司马衷是一个白痴。即位后,无力理政,发生诸王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内战,史称“八王之乱”。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。司马衷死于306年,时年48岁。

怀帝司马炽(284-264)

(306-312)年在位,在位6年

怀帝,晋武帝第二十五子。司马炽继承了惠帝的烂摊子,并无雄才大略。312年,匈奴军进攻洛阳,晋怀帝被俘,次年被杀。时年 30岁。

愍帝司马邺(300-317)

(313-316)在位,在位4年

司马邺,晋武帝孙,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。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。,由琅邪王司马睿,南阳王司马保辅政。匈奴刘曜进攻长安,愍帝投降,受尽侮辱,317年被杀,时年18岁。

晋朝第五位皇帝——晋元帝司马睿

晋朝(265年~420年)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,上承三国,下启南北朝,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。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,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,两晋共传十五帝,共一百五十五年。

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,但在哲学、文学、艺术、史学、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。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,是一个文化开创、冲突又融合的时代。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,哲学、文学、艺术、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,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。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、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。边疆民族的草原文化与晋朝的中华文化逐渐展开文化交流,民族融合。

西晋只有四位皇帝。

西晋(266年—316年)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。传四帝,享国51年。

266年司马炎篡魏,建立政权,国号为晋,定都洛阳,史称西晋,司马炎即晋武帝。280年,西晋灭吴,完成统一。后来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,国势渐衰。313年,晋愍帝迁都长安,316年,西晋被匈奴人灭亡。

西晋朝共四位皇帝没有弟五位

武帝司马炎 ( 公元266-公元290), 字安世,庙号:世祖。

惠帝司马衷 (公元290-公元306) ,字正度,庙号:德宗。

怀帝司马炽 (公元307-公元311) ,字丰度,庙号:仁祖。

愍帝司马邺 (公元311-公元316) ,字彦旗,庙号:哀宗。

西晋(公元266年—公元316年)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,另与东晋合称晋朝。传四帝,国祚五十一年。若以灭东吴始,则仅立朝37年。为了区别于东晋,史称西晋,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。

西晋朝只有四位皇帝。

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:

西晋:265--316共5l年,历四帝,先都洛阳,后迁长安。

1、武帝司马炎 泰始25年。

2、惠帝司马衷 永熙17年

3、怀帝司马炽 永加5年。

4、憨帝司马业 建兴4年。

东晋:317-402共104年。历十一帝,建都:金陵

1、 元帝司马睿 建武6年。

2、明帝司马绍 太宁3年。

3、成帝司马衍 咸和17年。

4、康帝司马岳 建元2年。

5、穆帝司马聃 永和l7年。

6、哀帝司马丕 隆和4年。

7、废帝司马奕 太和6年。

8、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2年。

9、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24年。

l0、 安帝司马德 宗隆安22年。

11、恭帝司马德 文元熙2年

西晋第四位皇帝是孝愍皇帝司马邺(313-316年,死时18岁),武帝孙,吴孝王司马晏之子,311年,洛阳被破,翌年贾疋拥立邺为皇太子,次年怀帝被杀,邺即位于长安,316年八月,刘曜攻长安,帝出降,西晋亡。

晋朝第五位皇帝——晋元帝司马睿。晋朝(265—420年),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,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,它上承三国,下启南北朝,属于六朝之一。

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,即位为帝,定有天下之号曰晋,建都洛阳,史称西晋,丞相、疏族琅琊王司马睿受到王氏和中朝勋臣的一致拥戴,317年三月在建业承制改元,即晋王位,改建业为建康,史称东晋,两晋共传十五帝,共一百五十五年。

南京几代古都

南京也是中国著名的大古都,素有六朝古都之称。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六朝在南京建都的情况

首先,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王朝是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。早在孙权割据江东的时候,刘备曾经派诸葛亮过江,来到建业一带一看,就被这个地方的山川形势所吸引,他对孙权称赞道:这个地方真的是虎踞龙蟠啊!后来孙权就把建业作为自己的根据地。而等到孙权称帝之后,就正式以建业为首都。除了孙皓曾经短暂迁都武昌以外,孙吴存在的六十多年里,它的首都一直都是建业

第二个建都南京的是东晋。西晋末年天下大乱,307年(永嘉元年)九月,司马睿以安东将军、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的身份移镇建业。后来因为晋愍帝叫司马邺,为了避讳而将南京城的名称改为建康。316年西晋灭亡之后,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。此后的晋朝以建康为都城,史称东晋。

第三个建都南京的是刘宋。420年,东晋大将刘裕在经过了十多年的准备之后,将东晋王朝一脚踢开,自己登基称帝,建立了刘宋王朝。刘宋王朝也以建康为首都。

第四个建都南京的是南齐。479年,刘宋大将萧道成废黜了刘宋最后一个皇帝宋顺帝,登基称帝建立了南齐王朝,南齐也是以建康为首都。

第五个建都南京的是萧梁。502年南齐将领萧衍在经过了三年的战争之后攻进建康城,夺取了政权,自立为帝,建立了萧梁王朝。萧梁王朝也是以建康为首都

第六个建都南京的是陈朝。557年萧梁大将陈霸先取代了梁敬帝在建康称帝,建立陈朝。陈朝也是以建康为首都

不过,事实上在南京建都的王朝不止这六个。五代十国的时候,南唐从937年建国到975年灭亡,都是以金陵为首都。明朝初年从朱元璋1368年称帝到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,五十多年间,明朝也是定都于南京。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,也以南京为陪都。南京保留了全部的政府机构和皇宫,除了没有皇帝,南京和北京没有区别。太平天国攻占南京之后,以南京为天京。中华民国建立以后,尤其是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也以南京为首都。如此数来南京是十朝古都了。另外,五代十国的时候杨吴政权在其最后几年,以金陵为西都,以广陵为东都。要是把它也算上,是十一朝古都。另外,桓玄所建立的楚、侯景所建立的汉,也都建都南京。不过这两个政权最后都没有能够成功,人们一般也不算他们。要是都算上,那就是十三朝古都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