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顾茅庐有何典故?

历史网 2024-02-23用户投稿

刘备在军阀混战的夹缝中求生存,一个接 一个地换着主儿:公孙瓒、田楷、陶谦、曹操、袁 绍。他几乎没有过一块自己的地盘。公元201 年,袁绍被曹操打败了,刘备又逃到荆州刺史刘 表那里。虽然一笔写不出两个“刘”字,刘表用 贵宾的礼节对待他,但到底怕他喧宾夺主,不愿 重用他,只让他带一支小队伍驻扎在荆州北部 的新野县(今河南省新野县)。

刘备总算还有点百折不挠的气概,他这时 已是四十出头了,仍不忘要干一番事业,积极地 搜罗人才。公元207年,一天,徐庶把诸葛亮推 荐给他。诸葛亮当时隐居在南阳郡一个叫隆中 的地方,也就是个不挂一官半职的平头百姓,据 说他还亲自种田。但是他的智慧才干却很是了 不得,人称他为“卧龙先生”,他自己也很自信, 常将自己与古代贤相管仲相比。

刘备一听说,连忙去隆中拜见他。跑了三趟,才总算见着了。刘备就让旁人退下,单独向 诸葛亮请教,他说:“汉王朝的统治衰落了,奸臣 (指曹操)篡夺王权,皇上被控制,流落在许昌。 我没有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德行才力,就想向 天下申明大义,但是智谋短浅,因此屡遭失败, 您认为出路在哪里呢?”诸葛亮似乎早就料到有人会向他提出这样 的问题,因而成竹在胸,从容答道:“自董卓专权 以来,各地豪杰蜂起,割据几个州、几个郡县的, 不可胜数。

曹操和袁绍相比,名望低微,人马也 少,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,转弱为强的原因, 不只是机遇,更在于人的谋略。现在曹操已有 了强大的军事力量,又利用皇帝的名义,来向诸 侯发号施令;这确实不能与他争高下。孙权占 据长江东南一带,经营了三代,有长江天险,老 百姓也服从他,贤能的人愿意为他效劳。

您也 只能将他看做帮手,而不能去打那儿的主意;我 看只能夺取荆州、益州。对外要与孙权联盟;对 内要建立法制。一旦天下有变,您就可以出师 秦川,实现统一大业。”刘备听了,茅塞顿开,连声叫道:“好!好!” 诸葛亮的这番话,人称“隆中对”,它预示了 三国鼎立的局面。